设为首页         

资讯内容 Content

AHA专访丨马长生教授:心房颤动消融治疗安全性是关键,是否抗凝仍存争议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编辑:国际循环网 时间:2019/11/20 11:04:24 关键字:心房颤动 
  编者按:心房颤动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病率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逐年增加,但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及时有效的治疗能显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此次AHA@GW-ICC联合论坛,与会专家重点针对心房颤动相关问题展开讨论,本刊特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马长生教授进行了专访。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马长生教授
 
  2019 AHA@GW-ICC联合论坛的特色
 
  马长生教授介绍,此次联合论坛主要关注心房颤动,从其发病的机制、抗凝治疗和导管消融三个重要方面进行探讨。关于心房颤动的发病机制,Qing Kenneth Wang详细介绍了心房颤动的基因组基础和分子机制,使我们了解未来应如何寻找新的治疗靶点和方向,比如心房颤动的药物治疗、新的基因干预治疗等,但目前基因治疗还未转化到临床应用。这次会议上,有关基因治疗也有很多专题,利用基因技术进行靶向治疗,药物可高选择性地发挥作用,进而减少全身用药的不良反应,提高局部治疗的有效性。期待,开展更多的研究为心房颤动的更好治疗提供证据支持。
 
  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机制及处理策略
 
  心房颤动患者导管消融术后一部分会复发,其复发的类型包括早期复发、晚期复发和远期复发,不同的复发类型其病理生理机制也不同。复发的原因可能为技术手段,临床常行肺静脉电隔离,传导恢复即为复发。消融过度可导致食管瘘、心脏压塞和穿孔,而消融不充分时可出现复发。心肌纤维化的发展与恶化是心房颤动发生的基础,而随着病情进展,消融之后可出现新的心房颤动。因此,完善消融术后患者的管理和控制危险因素是预防心房颤动复发的关键。
 
  心房颤动治疗中的争议
 
  关于心房颤动治疗中的争议,主要集中在抗凝治疗方面,卒中风险低的患者究竟是否应当抗凝?在欧洲国家,心房颤动的抗凝治疗比例达80%以上,美国约70%,中国很低。大家的争议在于CHA2DS2VASc评分为1分的患者要不要抗凝,在欧洲,CHA2DS2VASc 0分即进行广泛抗凝治疗。总之,在这方面还缺乏相关的证据,还需进一步研究验证。
 
  怎样提高消融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在心房颤动消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最重要的是安全性,然后才可扩大适应证。有很多老年、高龄和心力衰竭患者特别需消融治疗,但同时要保证安全。未来,在患者选择领域也需更多的研究证据。整体上,越来越多的患者需抗凝治疗,其中,提高安全性,提高技术操作的水平,才能更好地扩展适应证。
注册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国际循环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发表评论需登陆

相关视频

 
关于本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站长邮箱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2008-2024 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